五河县:“扩岗”+“稳岗”双管齐下保增收
为进一步增加脱贫户(监测对象)的收入,全县形成合力,想尽一切办法拓宽就业渠道,以促进更多脱贫户(监测对象)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同时为了让脱贫户(监测对象)长期稳定的就业,县级出台一系列补贴政策让他们留下来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安置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就业16227人,超过2021年底的15552人,其中省外务工7108人、省内县外1584人、县内务工7535人(公益性岗位2832人)。
“扩岗”:拓宽渠道促就业
一是强化区域间劳务输出。为畅通五河县劳动力的外出就业渠道,尤其是向长三角地区输出就业劳动力,要求各乡镇村充分利用媒体等途径加强对辖区内劳动力就业意向的摸排,掌握更多岗位动态。根据群众的就业意向提供适合的就业地区和就业岗位,方便老百姓针对性的选择岗位进行就业,为克服疫情带来的出行不便,政府和企业租赁各类客运车辆用于输送外出劳动力,截至10月底,全县累计向省外输出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7108人。
二是精准服务园区内企业。一方面园区内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缺口较大,一方面是大量无法外出的农村劳动力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针对这种信息不对等的问题,县人社局、县乡村振兴局发挥组织就业、技能就业的重要作用,着力解决企业缺工问题,先后举办企业和劳动力面对面就业双向选择的招聘会。截至10月底,印发各类招聘宣传手册10000余份,举办招聘会110余场次,达成就业意向3000余人,解决企业用工需求2000余人,企业缺工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三是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2022年以来,五河县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任务的决策部署,立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开发机关事业单位、乡村振兴、大学生科技特派员等岗位。新增岗位重点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优先选认脱贫户家庭、防返贫监测对象家庭、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等高校应届毕业生。加强岗位开发和信息收集,常态化开展“2+N”等招聘活动,使广大高校毕业生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就业岗位,实现就业。目前,我县开发高校基层特岗71个、开发青年见习岗位373个,短期见习岗160个。
四是充分利用就业帮扶车间和龙头企业帮扶脱贫人口家门口就业。持续做好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帮扶,帮助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人员实现就业,帮助已就业人员稳定就业,保持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就业规模总体稳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县建设认定就业帮扶车间7家,吸纳脱贫人口就业75人;全县现有龙头企业51个,均正常运转,截至目前,共吸纳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务工就业485人。
五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职业技能。2022年截至目前,在人社部门备案开展补贴性培训的职业培训学校共17家,开展补贴性培训5196人,其中,普通劳动者开展家政服务员、育婴员、电子商务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2168人,58家企业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3028人,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4679人。
六是开发岗位兜底就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中能胜任工作岗位的半劳动力和弱劳动力以及对因病和照顾家庭的劳动力作为乡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重点监测对象,综合运用各项措施保障就业。鼓励乡镇结合疫情防控、护路护河、人居环境等工作,加大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合理安置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今年以来,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业2832人,其中财政衔接资金开发2390人,光伏资金资金开发542人。
“稳岗”:发放奖补留住人
一是积极落实居家就业补贴。持续加强就业帮扶车间、产业发展基地等载体建设管理,继续落实各项就业激励奖补政策并发放到位。今年以来,我县7家就业帮扶车间共吸纳脱贫人口就业75人,发放脱贫人口居家就业补贴3.72万元。
二是积极落实农业企业务工奖补。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脱贫户的劳动者在县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营业执照)务工,签订不低于三个月的规范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达到认定条件的每人每月奖补200元。截至10月底,共发放16人3.015万元。
三是积极落实农业企业带贫奖补。为进一步提高涉农企业吸纳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业的积极性,凡是带动贫困人口(监测对象)就业且稳定生产经营的企业,按照企业和村级签订的扶贫资产(衔接资产)租赁协议,对于租赁费用进行15%的奖补。县农业农村局对全县涉农龙头企业进行逐个摸排,对于带贫效果较好的农业企业进行奖补,2022年预计发放带贫奖补35万元左右。
四是积极落实跨省务工就业交通补助。为切实增强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外出务工就业的积极性和减轻外出务工交通费用负担,对全县所有实现省外转移就业的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进行了全面摸底、数据采集和审核,按照跨省务工的脱贫劳动力每人2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交通补助,助力提高脱贫人口就业热情。截至10月底,全县已分两批次为4337名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发放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86.74万元,第三批次正在走程序中。
五是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各类就业补贴。县人社局为切实兑现高校毕业生各类就业补贴,经过认真摸排统计,累计为高校基层特岗岗位补贴182.182万元、社保补贴61.1万元;发放机关事业单位见习生活补贴30.3万元;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补贴0.6万元,中小微企业一次性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0.2万元。